您好!欢迎来到怀化人才网登入|新手指南

中央政治局:率先在上海建立新人才标准

作者: 【 】 浏览次数:10451

最近,中央政治局召开人才工作会议,明确提出要科学界定人才的范围。这一重要信号预示,在我国要逐步建立一种新的人才标准,人才将不再与学历、职称划等号。 什么是人才?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,其含义和答案是不一样的。在封建社会,能够读书中举、做官为仕的,被视为人才;在战争年代,能够运筹帷幄、攻城拔寨的,是人才;在和平时期,能够治国安邦、促进社会发展的,是人才。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,人才是一个发展的概念,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。 长期以来,我们对人才标准认定一直按照1982年我国首次提出的“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”。这一标准的确立,有其必然的历史背景,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,这一人才标准已经逐渐显露出不够完善的地方。有些人为了能评上职称,熬白了头发;有些人为了获取更高的学历,不惜弄虚作假;有的单位在招聘、使用人才中,也盲目地追求高学历、高职称,往往出现“对博士生敞开着门,对研究生开着门,对本科生开一扇门,对专科生关着门,对中转生敲不开门”现象。这些现象,虽有许多原因,但都与不科学的人才标准有关,最终造成人才严重浪费的局面。实践证明,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多层次、多方面人才。人才可以有学历、职称的概念,也可以是没有学历、职称的概念,“博士里面有庸才,工人里面有人才”。所以,僵化的人才标准必须进行创新与改革。 何为人才新标准?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“尊重劳动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”的重大方针,赋予人才以新的时代内涵,为研究人才标准开启了新的空间。人才新标准应当是,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,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,为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人。其实质是以能力为本位,以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大小来衡量。这一新标准的确立,最终有助于形成人人讲创造、人人作贡献的社会氛围。 人才新标准的确立,也符合国际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趋势。比如,美国在1960年代就提出“绩效管理”;进入21世纪,又提出新的“绩效与能力素质标准”。又如,英国近年来在人才政策上进行了一些调整,对人才的定义更加灵活,不再局限于获得硕士学位以上的人,而是覆盖面更为宽广,包括金融、科技、教育、信息、法律、医学等各个领域。再如,一贯看重学历、资历的日本,最近在人事改革中明确提出“能力主义”,并取消学历统计。这种动向应该引起我们重视。 上海发展的目标是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。我们应积极根据中央提出的要求,以及国际化人才发展的趋势,率先建立新的人才标准,以抓住了科教兴市和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关键。那么,怎样建立新的人才标准呢? 首先,要扩大人才新标准的范围。新的人才范围,起码应包括以下三类人才:第一类是党政人才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队伍;第二类是高级技能型人才;第三类是其他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。 其次,要提升人才新标准的内涵。主要强调两个导向。一是能力导向。既要考虑人的学历职称,更要突出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,从而真正做到唯才是用。一个人的综合素质,是很难用学历体现出来的。上海市居住证推行一年多,有两万多名境内外人才获得了居住证,其中有相当部分获证者没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,就证明了这一点。二是业绩导向。工业发达国家认为,在竞争环境中,业绩是至关重要的,因为只有业绩才能把你与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。“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”,就是指的这一点。 再次,变革人才标准统计的方法。现在按学历、职称进行统计的人才标准,与实际意义上的人才概念相关甚大,有专家说这是统计学上的遗憾。新的人才标准统计,就不仅要统计“体制内”的,也要统计“体制外”的;不仅要统计“户籍”的,也要统计“柔性流动”的;不仅要统计“显现”的,也要统计“潜在”的;不仅要统计有学历、有职称的,也要统计没有学历、职称,但有专门技能的。总之,我们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者,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人才。 当前在新的人才统计标准上,有必要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:第一,加紧建立人才统计的指标体系,以体现市场经济体制下以能力为主导的人才标准。具体有三个要素必须考虑,即知识要素(受教育的程度)、能力要素(经历)、业绩要素(作出的贡献),这三个要素都应量化。第二,探索制定按照职位(岗位)薪酬进行统计的实施方案。参照国际惯例,建立从人力资源角度加以考察的统计方案,就是根据职位,如科学家就是科学家,工程师就是工程师,医生就是医生,等等,不必再在职位上面加上“人才”的桂冠。第三,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白皮书。要根据上海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,分析上海人才形势,预测各类人才需求,制定突破性的制度和政策。第四,推进人才资源的全面创新。要从人才标准的创新转到制度、机制、流程和技术的系统变革与创新,从而迎来上海人才资源开发新的高潮。 率先建立新的人才标准,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攻坚工作,也是上海对人才概念以及人才统计制度的一场重大变革。这一变革的方向,既符合世界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趋势,也符合我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,更符合上海百万专业人才和数百万劳动者的共同愿望。相信一个新的人才春天即将到来。